汽車傳動系統結構解析
- 分類:新聞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8-10 10:22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汽車傳動系統的配置形式與發動機的位置和驅動形式有關,一般分為前置前驅、前置后驅、后置后驅、中置后驅四種形式。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首先經過離合器,被變速器扭轉,變速后通過傳動軸傳遞給主減速器,通過差速器和側軸傳遞給驅動輪。
汽車傳動系統結構解析
【概要描述】汽車傳動系統的配置形式與發動機的位置和驅動形式有關,一般分為前置前驅、前置后驅、后置后驅、中置后驅四種形式。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首先經過離合器,被變速器扭轉,變速后通過傳動軸傳遞給主減速器,通過差速器和側軸傳遞給驅動輪。
- 分類:新聞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8-10 10:22
- 訪問量:
我們知道,發動機輸出的動力經過一系列的動力傳動系統,而不是直接作用于車輪驅動汽車行駛。其動力到底是怎么傳遞到車輪上的?下面,一起了解下汽車傳動系統結構解析吧!
傳動系統如何傳遞?
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首先經過離合器,被變速器扭轉,變速后通過傳動軸傳遞給主減速器,通過差速器和側軸傳遞給驅動輪。
汽車傳動系統的配置形式與發動機的位置和驅動形式有關,一般分為前置前驅、前置后驅、后置后驅、中置后驅四種形式。
什么是前置前驅?
前前驅(FF)是指發動機放置在車的前部,采用前輪作為驅動輪。目前,大部分轎車都采取了這種配置方式。由于發動機配置在車的前部,所以整個車的重心集中在車身的前段,有點“頭重尾輕”。但是,由于車身是被前輪牽引行駛的,所以前前驅車的直行穩定性非常好。
另外,發動機的動力經過差速器,但是,由于前輪同時負責驅動和轉向,因此轉向半徑相對較大,由側軸直接驅動前輪,因此無需經由傳動軸,動力損失小,適合小型車。容易導致轉向不足。
什么是前置驅動器?
FR整車前后重量比較平衡,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能和行駛穩定性。但是,傳動部件多,前置驅動(FR)是指發動機放置在車的前部,采用后輪作為驅動輪。傳動系統質量大,貫穿車廂的傳動軸占據了客艙內的地板空間。
FR汽車的操縱性、穩定性、制動性優異,目前的高性能汽車仍然喜歡采用這種布局形式。
什么是后驅動器?
后傳動(RR)是指將發動機置于后軸后部,由后輪驅動,起步、加速性能非常好,采用后輪作為驅動輪。
RR車的轉彎性能比FF和FR要敏銳,會有打滑搖尾巴的現象,但是后輪的抓地力達到極限時,不容易操縱。
什么是中后置驅動器?
中后驅動器(MR)是指將發動機放置在駕駛室和后車軸之間,采用后輪作為驅動輪。整車重量分布接近理想的平衡,MR車可以得到運動性能的保障。由于車中運動慣性量的發動機位于車身中,MR車因為發動機處于中間位置,所以車廂很窄,一般只有兩個座位。另外,發動機離駕駛員很近,噪音也很大。當然,追求汽車駕駛性能的人也不會在意這一點。
離合器的作用
離合器位于發動機和變速器之間的飛輪殼體內,固定在飛輪的后平面上,另一端連接在變速器的輸入軸上。離合器相當于傳遞或切斷從發動機輸入到變速器的動力的動力開關。主要是為了使汽車順利起步,可以及時切斷向傳動系統的動力以配合換擋,防止傳動系統過載。
汽車離合器有摩擦式離合器、液力耦合器、電磁離合器等幾個種類。現在,離合器主要由主動部分(飛輪、離合器蓋等)、從動部分、操作機構四部分組成。與手動變速器組合的離合器大部分是干式摩擦式離合器,下面對摩擦式離合器的動作原理進行說明。
離合器蓋用螺釘固定在飛輪的后端面,通過飛輪及壓盤與從動盤接觸面的摩擦作用,離合器內的摩擦片被彈簧的力按壓在飛輪面上,摩擦片與變速器的輸入軸連接。將來自發動機的扭矩傳遞到變速器。
在不踩下離合器踏板之前,力經由操作機構傳遞到分離叉和分離軸承,分離軸承前進,摩擦片被壓在飛輪的端面上,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變速器。當踩下離合器踏板時,從而進行壓力施加松開離合器踏板后,膜片彈簧再次返回,膜片彈簧被按壓在飛輪端,膜片彈簧以支承環為支點向相反方向移動,離合器再次結合,發動機動力繼續傳遞。
以上介紹的就是汽車傳動系統結構解析,如需了解更多,可隨時聯系我們!